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陕西宜君发展地膜玉米创高产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4:51:13标签: 玉米 玉米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作物 > 手机阅读

玉米

2015年10月,陕西宜君县的玉米田间地头可谓“热闹非凡”

摊开整个10月日历“车轮”前进的轨迹,这里每一天都上演着与丰收相关的生活剧:依靠现代化交通工具实现产品流通的数个大卡车依次开进果民的苹果园;成千上万个农民在自家玉米地里辛勤劳作的同时也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还有一部分为体验农产品采摘乐趣的城市家庭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去……

这个距今建县有1575年的古县,在陕西建县历史超过1000年的36个古县中虽谈不上声名卓著,但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来看,却成绩斐然。

因地制宜抓优势  发展地膜玉米创高产

该县农技中心主任贺亚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为了求发展,宜君全县这两年都动了起来”。

宜君县,是地处陕西中部渭北旱塬,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在近两年,该县紧跟农业发展新趋势,按照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一产与三产协同发展的思路,力争打造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其中最新的案例是:该县地膜玉米种植实现了不出所料的“双收”,无论是在玉米产量还是对旅游业的发展,都为该县增加了一张含金量较高的名片。

但事实上,宜君县地膜玉米的种植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翻阅该县农业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相关种植记录。

资料显示,从1990年开始至2005年,宜君县玉米种植面积就已达9万亩,其中地膜玉米6万亩。而在此后的4年时间里,地膜玉米的种植面积几乎每年增加1万亩,突破至总种植面积10万亩。

其实,出现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意外。

“由于宜君县地处山塬沟壑区,低温干旱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综合这种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该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杨邦民说,“抗寒、抗旱、保墒的地膜播种技术就成了解决这种不利因素的有效途径。”

而优良的土壤环境、较强的群众科技意识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条件,都让发展县域内地膜玉米种植具有明显优势。

据该县农技中心办公室提供的材料显示: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32%,ph值6.8,以垆土、褐土为主,土层深厚,是优质春玉米最佳适生区之一。

从农业现代化生产条件来看,该县95%以上的农田都适于机械作业,且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对新的旱作农业技术接受较快,加之25年的地膜玉米种植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专门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的宜君县农技中心在该县不同区域试验、示范种植生长整齐,成熟度好的陕单609、郑单958等耐密、耐旱、抗倒伏品种,都为引进和筛选能创高产的优良品种创造了技术条件。

如今,该县的玉米种植亩产量可达800公斤以上,是上世纪90年代亩产量的两倍。很显然,这是当地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玉米圧麦增秋调结构  财政支持落实惠民补贴

近年来,宜君县委县政府依托高产创建、旱作农业项目的引进,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将玉米产业作为当地粮食优势产业来抓。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玉米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玉米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上一篇大豆异黄酮

下一篇非转基因大豆之乡克东县喜获丰收

农作物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