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肉牛良种:雷琼黄牛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3:45:14标签: 养牛 养牛品种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雷琼黄牛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肉牛良种,主产于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及海南省的琼山县。雷琼黃牛肉,为了保证新鲜,是当天宰杀现切,直接从郊外运送而来,牛肉都是没有经过冷冻,肉质才会格外鲜嫩。

肉牛良种:雷琼黄牛

雷琼黄牛体型较大,肌肉丰满,耐湿热、耐粗饲、觅食性能好,抗病力强、对焦虫有较强的抵抗力,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好。公牛角长且大、略弯曲,或直立稍向外弯曲,角根部呈灰白色,角尖呈灰黑色,头重,额平,呈锥形稍弯,眼睛大,耳平伸。颈粗壮,颈下肉垂发达,肩峰发达隆起,背线平直。四肢结实强健有力,关节明显,肢势端正。蹄质坚硬,骨骼结实,肌肉丰满。尾长,下垂过飞节,尾梢呈黑色,皮薄有弹性。被毛黄色居多,黑色次之。大部分牛表现有十三黑的特征,鼻镜、眼睑、耳尖、四蹄、尾帚、背线和阴户及阴囊下部为黑色。母牛角细短或无角、呈灰白色,垂皮发达,面形清秀,头轻,额平,眼細,耳平伸,耳端尖,颈细长,鬐甲低,颈内侧皮肤有皱褶,背线平直。

根据近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雷琼黄牛初生犊牛体重15公斤,成年公牛400公斤,母牛250~300公斤。公牛两岁可配种。繁殖能力1年1胎,优秀的4年5胎。其肉质细嫩,屠宰率高,在自然饲养条件下,屠宰率最高达52.1%,平均48.8%,净肉率平均40.4%。

肉牛良种:雷琼黄牛

雷琼黄牛饲养历史悠久,在近年徐闻汉墓出土的西汉、东汉陶牛模型,均与现代雷琼黄牛十分相似,我们再查看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就得到了十分清晰的验证:晋张勃《吴录地理志》载:“合浦郡徐闻县多牛,其顶上有突骨,大如履斗,日行三百里”,晋郭瑾《尔雅注》亦有类似记载。说明2000多年前雷州半岛地区已驯化这一品种。清范端昂《粤中见闻》也有记载:“雷州有金牛(黄牛),常百十成群”。 雷琼黄牛在民国时期为重要的出口产品,供应香港、澳门市场;如今,雷琼黄牛是全国10个优秀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南亚热带惟一的肉牛良种,1994年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目录》。

雷琼黄牛具有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料、觅食能力和抗病力较强等优良特性,1978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雷琼黄牛肥育屠宰测定:公牛屠宰率平均为53 % ,净肉率为42%。雷琼黄牛的外貌酷似瘤牛,毛色以橙黄为主,间有黑色,外表特征为十三黑:鼻镜、两眼圈、两耳尖、四蹄、尾线、阴鞘和阴囊下部为黑色。公牛头颈粗短,肩峰高耸,脊腰平直;母牛体型清秀,颈细长,角短小。雷琼黄牛的体重一般来说初生犊体重15 kg,成公牛400kg,母牛达250—300kg 。其体型较大,肌肉丰满、耐湿热、耐粗饲、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好。其性成熟早,母牛一般一岁半性成熟,公牛二岁可配种。繁殖性能力,一般一年一胎,优秀的四年五胎。其肉质细嫩,屠宰率高,平均48.8%。

肉牛良种:雷琼黄牛

据悉:雷州半岛的徐闻县、海康县、遂溪县及海南岛的琼山县,为雷琼黄牛主产区。据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处调查,海南岛乐会县饲养黄牛7150头,平均每户养7.1头。民国36年国民政府农林部调查,乐东、儋县、昌江、琼东、廉江、海康等6县共有黄牛4.17万头,平均每县6950头。由于体形大,除了是当地农民农耕好帮手外,在以前雷州半岛地区的雷琼黄牛除耕作外还大量用于交通运输,1981年徐闻县有牛车2.33万辆,平均每户0.31辆,负担全县71%的公购粮和大批菠萝、甘蔗、建筑材料等的运输。每头雷琼黄牛拉车载重1000—1300公斤,相当于自身体重的4倍,每小时行走3.5—4.8公里,素有“挑夫”之称。1982年湛江地区饲养雷琼黄牛53万头,占全省黄牛总数33%,出口1000多头。

但由于不断地引入新品种和多年的混种杂交,目前在湛江的纯种雷琼黄牛数量已越来越少!据徐闻县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介绍,如无马上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再过十几二十年,纯种血统的雷琼黄牛可能会从我省消失。在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何时盛等11名代表,就提出议案,建议扶持加强雷琼黄牛保种。

上一篇黄牛的品种大全以及管理原则

下一篇水牛养殖前景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